收藏网站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新闻传播学案例库
您的位置: 首页 > 案例库 > 编辑出版学

《穆斯林的葬礼》:二十年打磨成就精品

2019-03-26 05:19 浏览次数:489作者:系统管理员

案例简介

图1:封面

图2:封面

  《穆斯林的葬礼》1988年版作者:霍达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8-1

  ISBN:9787530208410

  页数:601

  印次:1版次:1

  开本:32

  装祯:平装

  纸张:胶版纸

图3:封面

  《穆斯林的葬礼》2005年版

  作者:霍达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7020049230

  出版时间:2005年1月

  版次:1

  页数:659页

  包装:精装

  开本:32

  定价:33.00元

图4:封面

  《穆斯林的葬礼》纪念版

  作者:霍达著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0201244

  出版时间:1988-12-1

  版次:1

  页数:750

  字数:527000

  纸张:胶版纸

  包装:平装

  开本:32

[案例简介]

  《穆斯林的葬礼》在1987年冬至1988年春发表于《长篇小说》季刊总第17、18期,1987年第6期《中国作家》选载,1988年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书,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许多作家、评论家、穆斯林学者和广大读者给以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这是新时期文学和我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中第一部成功地表现了回族人民的传统文化和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有着独特的文学地位和审美价值。1989年和1992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在《小说连播》节目两度全文播出本书。自1991年以来,中国文学出版社和外文出版社陆续出版了本书的英、法、阿拉伯、乌尔都等文字的译本。1992年,台湾《世界论坛报》以长达一年的时间全文连载本书,1993年台湾国际村文库书店出版了上、下册繁体字版。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先后在“北京长篇小说创作丛书”和“北京长篇小说创作精品系列”出版《穆斯林的葬礼》,至今已十余次重印,畅销不衰,先后被列入北京书市十大畅销书、全国文教类优秀畅销书、家庭书架百种优秀图书、家庭书架百种常备书目、北京市青少年’94—’97读书工程推荐书目、大学生所喜爱的女作家及其作品;据香港《镜报》月刊1996年7月号报道,有关方面对中国内地进行大规模社会调查,在青年最喜欢的二十本古今中外文学名著中,《穆斯林的葬礼》名列第五位。

  1987年《穆斯林的葬礼》创作完成以来,1988年12月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了该书第一版;2005年1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再版;2007年8月,正值该书创作20周年之际,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再度推出《穆斯林的葬礼》创作20周年纪念版。20年来,该书伴随着中国读者的成长而成长,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多年来读者的认同与赞许中,《穆斯林的葬礼》所内含的生命力源远流长,并将继续感动着过去的、现在的、还有未来将接触她的读者。

案例成果

[出版过程]


  (一)背景


  文革期间,国内图书市场处于比较萧条的时期,读者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读书饥渴期。经过改革开放之后一段时间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步入正轨,出版业也逐步进入正轨。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国内文坛涌现了一批伤痕文学、反思文学。不少极具思想深度的作品在沉寂多年之后出现于读者眼前,让很多读者耳目一新,念念不忘,产生了很强的轰动效应。在一个最响亮的口号是“知识就是力量;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时代,文学类图书成为读者读书生活的中心,比如卢新华的《伤痕》、刘心武的《班主任》等作品都成为读者津津乐道的话题。读者的饥渴促成了图书的“黄金时代”到来,《穆斯林的葬礼》这部优秀的作品就诞生于这样一个时代。


  《穆斯林的葬礼》刻画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这部五十余万字的长篇,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揭示了他们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塑造了梁亦清、韩子奇、梁君壁、梁冰玉、韩新月、楚雁潮等一系列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人物,展现了奇异而古老的民族风情和充满矛盾的现实生活。作品含蓄蕴藉,如泣如诉,以细腻的笔触拨动读者的心灵,曲终掩卷,回肠荡气,余韵绕梁。优秀的作品正好符合读者对于图书长久的渴望与期待心理,《穆斯林的葬礼》先于期刊中连载发表,读者反应热烈,于是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在1988年出版,1991年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给读者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层面的丰裕与满足。


  (二)编辑出版


  1.作品创作及编辑出版:


  《穆斯林的葬礼》的作者霍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谈到,这部作品的写作过程十分痛苦,作者的身体不是很好,心绞痛反复发作,边写边吞药才完成。在根据相关媒体对于作者的采访中,霍达谈到当初的创作过程时这样说:“写这本50万字的书,用了四个半月!可前期准备工作时间相当漫长,可以说是从我懂事起,就酝酿着想写这本书。提笔前我踏着故事中男女主人公的足迹四处奔走,看到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历史就像在我的面前复活了。我在稿纸前常常忘记了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窗外正是三伏盛夏,书中却是数九严冬,我不寒而栗……我为书中主人公的欢乐而欢乐,为他们的痛苦而痛苦,有时甚至不得不停下来痛哭一场。当我把他们一个一个地送离人间的时候,我被生离死别折磨得痛彻肺腑。心绞痛发作得越来越频繁,我不得不一次次停下来吞药。我甚至担心自己的葬礼先于书中的葬礼而举行……写作让我现在一点儿也不怕死,因为我早就死过好多次了。”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写作热情的投入,以及作者亲身的体验和坚持,才得以诞生这样一部不朽的作品。


  在八十年代,对于出版资源来说,地缘因素占有很重要的作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地处北京,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和北京的作家取得方便而友好的合作关系。在当时,国内出版业还没有很深的积淀,比较好的文学类出版社比较少,十月文艺出版社成为人民文学出版社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作者最初以长篇小说投稿的方式将作品投到了《长篇小说》季刊,根据登出后良好的读者反应,当时十月文艺出版社决定出版该书单行本。由于地处北京,掌握了最好的地缘优势,编辑与作家的联系比较便利,在和霍达老师直接取得联系之后,按照正常的程序进行,书稿首先交给责任编辑,责任编辑进行修改,然后经过二审三审,于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得以以单行本的形式与众多的读者见面了。


  出版社方面和作者之间经过协商后,签订了协定,稿酬按照千字十八元付给,而且签订时间为八年。但是,正是由于出版社方面和作家方面合谐的合作关系,《穆斯林的葬礼》一直留在了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随着20年的积淀,它也慢慢变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的品牌之一,成为“压寨之宝”,成为一部具有巨大战略意义的经典作品。


  2.与人民文学出版社在合作中竞争:


  在《穆斯林的葬礼》的成长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踪影。2005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版权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手中的《穆斯林的葬礼》,从出版业内的角度来看,没有版权而出版作品,这是一件比较奇怪的事情。其实,这是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与人民文学出版社之间在合作中竞争的一种体现,也是出版社与作者之间关系和谐处理的结果。


  当时,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作者考虑到自己的作品也获得过这个奖项,提出表示希望其作品能够被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想法。在考虑到作者的要求以及实际情况之后,出版社作出了妥协,让这部获过茅盾文学奖的经典作品最终也走进了它的大家族。但是,在作出让步的同时,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也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之间有了协议,限制了人民文学出版社方面的印数为两万册。


  2005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版的《穆斯林的葬礼》出版发行,对十月文艺出版社的发行有了比较大的影响。2004年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穆斯林的葬礼》销售突破35000册,到2005年即下降到27019册。但是,考虑到和作者多年的合作关系,考虑到后期的长远利益,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接受了这种妥协,因而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之间,一直保持着在合作中竞争的良好关系,和作者之间也保持着一贯的“血亲”关系。于是,在2007年8月,《穆斯林的葬礼》20周年纪念版又重回到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怀中,隆重推出了创作20周年纪念版本,让新旧读者再次目睹《穆斯林的葬礼》不变的文学魅力以及与时俱进的外在形态美。


  3.再版的变化


  一本书能够再版,必须要有其市场需求。《穆斯林的葬礼》是一棵常青树,这些年每年的印数都稳定在3~4万册左右,每年都会有其特定的市场需要。但是,有需求并不代表着不需要变化。对于读者来说,长时间的因循守旧会造成审美疲劳,进而影响到图书的销量以及后续的发展力。出版社方面就需要努力做到既有变化,又不割断历史的传承。让读者在觉出变化,发现新鲜点的同时,还能承认这本书一贯的历史形态,还能读出这本书历史的积淀感。所以,20年来,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一直没有放弃对《穆斯林的葬礼》的装帧设计方面的变化。尤其是在20周年纪念版本中,有了更为集中与明显的体现。


  在原版封面最主要的元素基本不变,依旧保留了月亮和穆斯林的代表建筑这两个核心的景物的基础上,新版《穆斯林的葬礼》对封面进行了重新设计,将书的篇章放到了封面上,完全根据书的内容特点进行设计。新版开本略大于旧版的850*1168,封面色调更为淡雅,有古典因素的同时又结合时代变化,添进了现代感,并突出了爱情主题。同时还增加了腰封,对书的卖点作了图书提示,是纪念肯定《穆斯林的葬礼》的优秀的同时,更向读者进一步宣传了《穆斯林的葬礼》的历史与积淀。在做20周年纪念本的同时,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还将修订版中的一千册编号作为限量珍藏版。封面印有银色“珍藏版”字样,书用薄膜包裹,中间夹有一个纪念册,不超过8个单页。用铜版纸印刷,开本比书略小。纪念册中有作者二十年前创作此书时的照片,茅盾文学奖的相关图片,作者近期照片、亲笔签名,以及王为政先生谈作者的精彩片断,还有读者对作品的评论等内容。


  再版的精心设计,在承继历史风格的同时,也结合时代的变化融进了新的元素,因而获得读者的认可与赞许,根据出版社方面的资料统计,自2007年8月发行以来,仅两三个月的时间,销量就达到四五万册。


  (三)营销与发行


  1.1988年版的营销与发行


  八九十年代的图书宣传与现在有很大的差别,由于当时正值图书的“黄金出版时代”,读者对文学类图书的渴求是一种很强的图书出版推动力,且当时的图书种类以及总量远远少于现在,因而,在当时,一本图书的成功,主要靠其自身内容的高质量以及与读者需求切合度的满足。编辑所作的宣传推广,形式与渠道非常少,编辑所采取的最常规的宣传方式就是写书评,自己写或者请比较有影响力的人来写。


  另一方面,《穆斯林的葬礼》由于其优秀而颇受大众的欢迎,因而,当时还有另外一个途径偶然的带动了其宣传推广,那就是广播。1989年和1992年中央人民广播台连续两次长篇连播《穆斯林的葬礼》,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并接触到它,扩大了其知名度。2004年3月~5月又在《小说连播》节目中再度全文播出这本书。广播的播出在感动听众的同时,也扩大了图书的发行量。同时,当时也有电影公司拍过《穆斯林的葬礼》,但影响不是很大。


  2.20周年纪念版的营销与发行


  相比于八九十年代的图书宣传与推广方式来说,如今的渠道要多出很多。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包括营销环境,营销市场定位,营销方式的选取以及竞争对手的考虑等。


  (1)营销环境分析


  从《穆斯林的葬礼》自身的特点来看,作品本身是写回族的,按常理应该在回族聚居区可以卖得很好,可是,经过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对有代表的省份所作的统计(如下)来看,可以发现,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销售量是最少的。这就需要考虑宁夏地区的政治、经济、人口等宏观的营销环境因素了。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稀少,经济不发达,总体文化水平偏低,在很大程度阿訇能够制约了图书购买力。而在北京、广东、江苏等省市的销售量很大,这与这些省市的经济水平是直接相关的。因而,在对《穆斯林的葬礼》的营销环境进行具体分析之后,就要根据分析的情况选择发货地点以及发货数量的多少倾向了。


  省份数量


  宁夏回族自治区869


  广西壮族自治区1940


  江西省2283


  贵州省2516


  内蒙古自治区2529


  河北省562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6629


  甘肃省7726


  上海市8171


  四川省9676


  浙江省10087


  陕西省13628


  江苏省14133


  广东省20140


  北京市44904


  同时,通过对营销环境的分析,出版社还有利于发现环境机会。这些年来《穆斯林的葬礼》有了自身深厚的读者群积累,而且在2004年的广播效果还未完全消失,又适逢20周年纪念年的时候,出版社及时发现这一合时合适又成熟的营销环境,推出20周年纪念版,当然大获成功。


  注:该统计资料由北京市十月文艺出版社提供


  (2)营销市场定位


  如今的图书市场越来越细分化,市场的细分可以使出版社在一个较小的细分市场上开展营销活动,提高市场信息的反馈速度和信息质量,加强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出版社通过从网上的反应以及对市场购买力的分析,发现对《穆斯林的葬礼》反映最强烈的是十几二十来岁的学生,尤其是女生,且这个特点从一出版延续至今都没有特别大的变化。因此青少年读者是一个潜力极大的细分市场,而且这个市场尚未被满足,在这个市场上几乎不存在竞争现象。


  (3)对竞争对手的分析


  如之前所分析,出版社在发行这本书时,主要的竞争对手是2005年1月份的人民文学出版社那一个版本。经过两年多的销售,人民文学出版社到2007年即将退出其生命周期。在2006年,十月文艺出版社的销量又有所回升。因而,竞争对手这一块并不存在过大的压力。出版社可以在宣传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来推广纪念版。


  (4)营销方式的策划


  根据上述分析以及其他实际情况的考虑,出版社确定了一系列宣传营销方案:


  A.发行百万册纪念珍藏本


  a.建议作者在原版的基础上改动几处,推出二十周年最新修订版


  b.新版开本要有细微变化。封面设计融入现代元素。设计新版书腰文字:


  销量最大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之一


  二十年发行上百万、感动中国几代读者


  最纯洁的梦想、最凄美的爱情、最痛楚的命运


  c.制作限量珍藏版


  d.限量珍藏版部分用于此次的纪念活动的赠品。其余只放在和发行部门关系最好的北京唯一一家书店销售,要求这家店面一个月内重点推出这本书:店内腾出大厅悬挂该书宣传品。建议作者与读者见面。


  通过这些宣传方式,与媒体之间达成互动,借助媒体的宣传力量来扩大销售。


  B.举办“创作二十周年读者座谈会”


  a.座谈会的主角是读者,但同时要请到重要的作家、评论家等。


  b.座谈会前半个月通过媒体征集参加会议的幸运读者。在报名者中选出十个代表参加会议,三人发言。


  c.邀请在京重要媒体急性宣传:平面媒体十家、网络媒体两家、广播和电视媒体若干。


  经过对营销市场的一系列分析,以及合适的营销方式的选取和实施,20周年纪念版的《穆斯林的葬礼》获得较大成功,在读者中形成又一轮新的影响。再次让更多的读者领会到了这部经典作品的魅力。


案例访谈

  (一)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社长韩敬群访谈(附录像)


  (二)《穆斯林的葬礼》20周年纪念版责任编辑李亚梓访谈(附录像)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社长韩敬群先生访谈录


  问:作为北京出版集团重要的品牌方针之一,十月文艺出版社与北京出版集团的定位有细小的不同吗?


  答:不太一样,北京出版集团是一个综合性的出版大社,覆盖了各个方面,而十月文艺出版社是它旗下的关于文学艺术方面的图书的出版。相对来说,十月文艺更侧重于对当代文学的出版。


  问:十月文艺出版社的组成是新成立的,还是把原来北京出版社的文艺方面的人员重组形成的?


  答:十月文艺出版社作为北京出版集团的一个副牌社(就好比如三联书店最初是人民出版社的一个副牌,后来才分开;东方出版社也是人民出版社的副牌,到现在也是;人民文学出版社旗下有外国文学出版社,但实际上是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外文文学的编辑部)十月文艺出版社作为副牌的名义其实在80年代就有了,当时北京出版集团叫做北京出版社。北京出版社旗下有七八家类似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这样的副牌社。副牌社是隶属于北京出版集团而非独立的,就相当于集团的不同的编辑部或者编辑室,只是出版的书是以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名义出的。而从内部看,和集团是统一的,比如说对于书的印制、发行和财务,这些方面都是由集团统一来做的。人、财、物都是统一于集团的。


  问:集团化前后,您觉得有什么变化么?


  答:我觉得集团化之后应该凸现一些它的优势,比如说,在集团内部,实现对某一方面(比如说文学艺术方面)的资源重组配置,实现强强联合,产生1+1〉2的效果。比如我们旗下有一家《十月》杂志出版社,在之前我们各自是平行的,接触较少,但是集团化之后,十月文艺出版社与《十月》杂志社之间就可以实现资源互补。


  问:集团化之后,贵社在具体出一本书时,一般是什么样的流程?近年来有什么变化吗?


  答:我觉得中国这些年的出版有着很大的变化,不能用前后的变化来笼而概之。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套用余华在《兄弟》中的一句话,中国的出版实际上是“单元的年度跨越一个世界”,所以说集团前后的变化太过于笼统。但是,若要单纯的比较变化,在出一本书时,可能现在比以前的目的更明确一些,出书的每一个步骤都有精细的分工,一种细化而非粗放的工作方式。以前的时候,对于为什么出一本书,可能有大而化之的现象;但现在,对于出书的每一个具体的环节,为什么出这本书?这本书的双效益在哪里?各个方面对会有精细的考虑。所以对于项目来说,它就并非一个简简单单的项目,而是一项投资,投资就要考虑投入产出,考虑效益的最大化。


  问:十月文艺出版社的组织架构是怎样的?


  答:由于我们没有独立,所以更像是一个编辑部,而其他的环节就有集团的其他部门来做,我们更侧重的是前期的工作。后期工作有印制部、发行部负责,另外我们集团还有一个总经理部,就是对于经营管理,对于一本书的资金进行掌控。不同的部门对所有的环节进行了分解。但是,在集团考核效益的时候,会按部门进行,因而,不同的部门同时又会关心其他的部,但是这不是由他能控制的。作为编辑部来说,发行部的独立,实际上使我们可能无法控制自己产品的命运,因为不是我们部在发,难以做到随时随地的跟踪了解它的发行渠道与情况。


  问:对于一本具体的书,贵社的营销是由哪个部门负责?


  答:这个可能是我们和其他出版社不太一样的地方,我们没有专门的营销部。对于一本书而言,我们会有固定的编辑负责宣传;根据不同的项目,如果很重要的话,我们会成立专门的项目组来做,但是这样的机构并不是常设的,它是随机的。在我们集团有一个策划部,主要负责我们集团形象的策划、宣传、推广,但同时也会对一些重点的项目进行宣传、推广活动的策划。在我们的发行中心有一个营销策划部,它会对一些重点产品进行营销、宣传的策划,具体来说,就是我们准备做畅销书的项目。我们有一个畅销书的“绿色通道”,就是当一本书的印数达到一定量之后,营销策划部就会对这本书进行重点地营销宣传。当然他们也会根据最后发行的情况,像编辑中心收取相应的费用。比如说05年的《钢琴教师》,就是我们和营销策划中心合力来做的一件事,走了“绿色通道”,发了11万左右,是很成功的。


  问:针对一本具体的书进行立项时,选题论证模式是怎样的?


  答:我的要求比较细致,选题论证就是对一个选题的效果有一个预测。我觉得目前中国的出版社有“同志化”的趋向,也就是在做事风上越来越趋同。以往我们会提到很多出版社都有他们自己的风格,比如说商务出版社,商务有商务的风格、三联有三联的风格、中华有中华的风格。


  十月文艺出版社也应该有自己的风格,虽然它不像人民文艺出版社那样家大业大,但是也应该有自己的风格。但是我觉得非常可悲的是,现在全国的出版社对于同一本书的价值判断标准越来越趋同。如果你去问一本书的编辑,为什么要做这本书,回答很简单,不是获奖就是赚钱,却很难说到社会效益,大家的思路都很明确。


  我们在做一个选题论证时,也无非是看这个选题是否有非常突出的社会效益,然后再考量它的经济效益,进行综合评估。涉及到具体的评估时,考量社会效益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它的主题是否积极、健康,是否对读者的身心发展有益。比如说《心灵游戏》这本书,它就是对于现代人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所面临的压力有很大的帮助的书;二是政府的标准,毕竟出版事业涉及到意识形态,所以,在这方面的效益也是一个考量尺度,一般政府标准以各种项奖的形式体现,比如说“茅盾文学奖”等,所以,从这方面考虑一个选题的社会效益的时候,就要首先了解这些奖项的要求,要考虑选题的获奖情况与可能。


  另外,我觉得,对于文学类出版社而言,还有一个重要的社会效益考量标准,那就是对于中国的文学写作事业的发展能起到贡献作用。在当前大家都有怨言,文学出版越来越边缘化的时候,作为文学出版者,我觉得是有责任为我们的读者,包括现在的和将来的,留下一些生命力强的作品,培养一些对社会、对读者负责的人。我想,在我有生之年,只要在活得下去的前提下,我都要做这件事情。


  问:作为一个对于文化事业有重大贡献、已经除了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的出版社,贵社在挖掘文学新人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答:挖掘文学新人这个话题比较有意思,我觉得十月文艺出版社曾经做得比较好,当然以前很多出版社也做得很好。


  比如说《少年天子》的作者、著名的历史小说作家,凌力先生,他是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者。我觉得他是中国最优秀的长篇历史小说作家,但是最早的时候,他只是一个业余作家,当然所有的作家最开始都是业余的,从文学青年开始慢慢成长起来。凌老师最开始的一本小说就是投给十月文艺出版社的,是一本写捻军起义的历史小说,当时凌老师还是默默无闻的,但是我们出版社的编辑看到了他的天赋与上升空间,就一遍一遍的帮他改稿,当时的一位老编辑,甚至就是为了保证当时他写的内容细节的准确性,就陪同他到安徽沿着捻军起义的路线进行沿途采访。所以,凌老师这么多年,他的很多作品都在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我经常喜欢用“血亲作家”来比喻这种情况,就像一家人一样血脉相连,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做了16年的编辑之后,如果说你们问我:“最喜欢自己做的哪本书?”,我会说是《等待齐秦》,你们可能都没有听说过。当时写这本书的作者将书稿投到十月文艺出版社时,表示希望由一位年轻的编辑来看书稿,而正好当时审她书稿的老编辑病了,稿子就交到我手上。看完书稿之后,我非常的激动,并不是说她的书稿文采很好,而是觉得一个三十岁的生命被另一个三十岁的生命唤醒了,让我从中感受到了年轻生命的活力。所以当时就很想要把这本书出出来,但是我当时还只是一个普通编辑,我得说服二审三审,软磨硬泡,两年之后还真把那本书出了。印了8000册,之后就没有音信了。但是我一点也不后悔,因为自己努力出这本书,努力的过程还有那本书给你的深刻印象,都是很值得的。后来作者去了日本,在03年非典的时候,我收到两幅那位作者从东京寄过来的口罩,非常地感动;而且她还会经常寄一些原版的英文书给我读。这就是作者的一种回馈。


  《我与兰登书屋》的老总就说,做出版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发现完全陌生的新面孔,而不是你给谁出了什么畅销书。对待未出名作者。我在05年去法国最好的文学出版社的时候,他们问我的一个问题就是:十月文艺出版社是如何挖掘文学新人的?这一点让我非常惭愧,因为在现在越来越急功近利、越来越现实主义、机会主义的今天,似乎大家都没有了发掘与培养文学新人的耐心。但是作为我来说,因为我体会到过其中的乐趣,我希望我们还能继续坚持这样做下去。


  问:新技术的发展给传统出版带来比较大的冲击,请问贵出版社是如何应对网络、电子出版所带的冲击的?在管理、选题策划等方面是否有借助新媒体的一些帮助?


  答:我没有太多的关注这方面的问题,也不知道目前哪家出版社做得比较好.我们有一个自己的电子音像出版社,也在尝试着和纸质媒体的互动。也考虑过一些出售电子书的版权,附属版权,以前大家不太重视,但现在在合同中都会注意相关问题。


  问:十月文艺出版社目前在海外版权贸易发展这方面有什么样的打算与规划?


  答:我们主要的精力是在国内,而且我们是一个很小的社,人员比较少。但是我们也会努力去做一些这方面的尝试,争取作出一些成绩,实际上我们也的确有所作为。比如说刚才提到的《钢琴教师》,他是1999年我引进的,当时在中国知道这个作家的不超过10个人,在我手上压了好几年,谁能知道它04年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所以后来还是畅销了。我后来还引进了法国的一本《中国小裁缝》,包括后来我们出版的《乔伊斯传》,我认为是20年内最好的传记作品。


  这就是我们很高兴的地方,我们做得不多,但是还是有不少成果。


  问:贵社对未来若干年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活动、规划?


  答:我们是集团化运作模式,而文艺类是集团比较重要的一部分,而现在文学类出版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由于发行不能主宰,对图书的发信效果还是有影响的。所以我们集团正在努力着今年和一个民营公司合作,成立了一个合资公司,在合资公司的框架下来运作十月文艺出版社。看起来还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强强联手的模式。我们有好的品牌和资源,一流的编辑,有比较好的国内文学原创资源,他们有比价一部分国内资源,同时还有比较好的台港澳和海外的出版资源,有不少成功运作畅销书和常销书的经验,还有一个非常专业的成功地发行队伍。看起来是一个非常好的合作模式。还不错,我已经看到了一些比较好的效果。


  《穆斯林的葬礼》20周年纪念版编辑访谈录


  问:1988的编辑等工作是由谁组织进行的,在当时的条件下是如何进行的?


  答:在当时,地缘因素很重要,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地处北京,那么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和北京的作家取得比较好的合作关系。而且当时,出版没有那么多的积淀,比较好的文学类出版社比较少。当时人民文学出版社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中,十月文艺出版社被排在第一个。当时十月文艺的编辑与作家的联系比较便利,审稿等编辑工作也就是和霍达老师直接联系,然后按照正常的程序进行,书稿首先交给责任编辑,责任编辑进行修改,然后再二审三审。


  那个时代的签约条件可能对于现在来说,是不可思议的。千字十八元,而且是签了八年。这也是作者经常开玩笑说稿酬不高的原因吧,说出版社这方面怎么会给那么低的稿酬,而且时间还那么长,有八年。也许她有些当真,也许是开玩笑吧。我觉得按照当时的标准来看的话,千字十八元确实不高,但应该也不会太低。(该问题由社长韩敬群先生回答)


  问:在当时,贵社对这本书的宣传、发行方面作了哪些努力?


  答:在当时,由于从文革到改革开放之前有十多年的时间,中国基本上出的书都比较少,读者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读书饥渴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一段时间,我们的生活步入正轨,出版业进入正轨,那个时代,读书就成为生活的中心,当时最响亮的口号是“知识就是力量。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我亲身经历过那些年代。当时我初中的时候的理想就是成为陈景润,上数学少年班。当时,文学图书就是中心。就是随便的一本中短小说都可能形成一个社会的话题。比如当时的《伤痕》、刘心武的《班主任》等等,很多都是被人津津乐道的。那时候的初高中生,对于中短篇小说的获奖者都非常熟悉。当时是图书出书的“黄金时代”,文学类的图书随便印都是十几万,不会像现在这样怕卖不完,上百万也是很常见的。很多出版社就是在那时候淘到了第一桶金,不费吹灰之力,很容易的。《穆斯林的葬礼》基本上是处于这个时代,是出版的计划经济时代。在那个时代,一本图书的编辑所考虑的和现在的编辑所考虑的不一样,编辑的压力也不一样。所以当时的一本图书能够起来,主要就是靠它自身的力量在读者中造成影响,编辑做的可能就是自己或请别人写些书评。像现在这样进行炒作、地毯式的轰炸,可能当时的编辑想都没有想过吧。(该问题由社长韩敬群先生回答)


  问:这本书给出版社带来怎样的经济效益?到目前为止发行量已经达到多少了?


  答:现在有不同的说法,作者自己在书上写的是140万,但是出版社和媒体之间的统计来看的话,应该出入不大。这个比较难统计,因为它时间跨度比较大,1988年后有一段时间没有人统计,现在倒是有统计,大概是四五十万。至于创造的利润比较好算,这本书按照一百万算,定价在30元钱左右,算算利润就可以得出。


  但是我觉得,《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是十月文艺出版社的一个品牌象征,是我们与作家良好合作的象征,就像是我们的“镇寨之宝”,我们会比较重视它。也就是说,我觉得它的战略意义要大于它的经济利益。(该问题由社长韩敬群先生回答)


  问:有没有出现对这本书的侵权情况?比如盗版。是怎样处理的?


  答:盗版是一直都有的情况。曾经听霍老师讲过,有一个书商曾经跟她说,靠盗版霍老师的书就赚了100万。


  至于出版社想了什么办法,我觉得大部分出版社都无能为力的。有专门的监管部门,出版社只能帮助监控一下、发发声明,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整个行业都在面临的一个问题,其实能解决,但可悲的是没有人把它真正当回事。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是我们行业内最高的角色机构来解决。要打,肯定能打下去。问题是,我觉得没有人真的想打。(该问题由社长韩敬群先生回答)


  问:这些年出版社和作者的联系怎样?如何会有20周年纪念版的出版想法?有其他出版社竞争吗?(上次再版为何会是人民文学出版社?)


  答:这些年来合作者一直都有联系,像朋友一样的交往,和作者交流书的发行影响情况,送样书等等。都有比较多的联系。


  《穆斯林的葬礼》专有出版权是一直属于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的,但是中间也不只出过一个版本。比如还出过《北京长篇小说选》,还有人民文学出版社也出过获得过茅盾文学奖的作品丛书。应该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这一版,是不合理也不合法的,因为它并没有出版权,它不能出版。但这个事情我知道,而且还是我同意的。它涉及到很多因素,考虑到作者的要求,作者会问:“为什么那套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怎么没有我的?我也是获过奖的,为什么不能参加进去呢?”其实我们是可以采取强硬措施,扣在手中不让出的。但是我们维持一种关系并不一定要靠一种强硬的做法,考虑到合作者之间长远的合作关系,且人民文学出版社也是一家很好的出版社,我们希望可以相互之间有种竞争且合作的关系。很高兴的是,当时我们对印数是有限制的,我们限制只能印两万册,而且人民文学出版社也很受承诺,只印了两万册就没有印了。(该问题由社长韩敬群先生回答)


  问:一般贵社在选定再版书时一般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一本书要再版的话必须要有它的市场需求。《穆斯林的葬礼》是一棵常青树,这些年都有比较稳定的需求,每年可以印到3--4万册左右。但是对于读者来说,长时间的不变化又造成审美疲劳,那就要看出版社这边如何努力做到既有变化,又不割断历史的那种传承。在中国,作家和出版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不太正常的关系。在目前大家都互相哄抬物价,在你死我活的竞争中,作者面临着五花八门、眼花缭乱、心神不定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要求一个作家对一个出版社忠诚,或者说要求一个出版社对一个作家忠诚,这些都比较困难。这种情况与国际出版界的情况也大致上是背道而驰的。我在国外的时候也问过相关的情况,问他们是如何维护和著名作家之间的关系的?他们说很简单,他们的一个作家基本上就是跟随一个出版社、或者说就是跟随一个责任编辑,而不会因为其他人哄抬物价就跟随他们走,因为最后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两败俱伤。在国内,今天这种“血亲作家”的情况越来越少。而这么多年来,霍老师一直相信十月文艺出版社,还有凌厉老师一直以来也和十月文艺出版社之间合作愉快,这种血亲作家是很值得鼓励的。同时也希望业内都能注意到这一点,我们召开20周年纪念会,也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大家之间的合作关系,并且鼓励这种关系。当然,它也会起到一定的宣传效果。(该问题由社长韩敬群先生回答)


  问:在做一个具体的选题时,贵社的选题论证过程是怎样的?


  答:重要的是看你在做哪一类的选题。如果你是做一种不可复制性的选题,那就比较简单,文学类作品重要的还是它的原创性。比如说出版一本铁凝的长篇小说,你不需分析市场上同类的产品有多少,因为它仅仅是铁凝的,只需要分析铁凝的市场有多大就可以了。这是相对简单的。


  我们在文学上还是坚持鼓励做独一无二的,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做重复不了的资源,提升竞争力,且不用担心和其他出版社撞车。比如说,最近《色戒》卖得很好,卖了十五六万了,因为张爱玲的作品版权在我们这,是我们独家的,别人出不了。(该问题由社长韩敬群先生回答)


  问:市场读者需求量是采用什么方法调查的?


  答:首先是编辑开会,根据以往的情况与经验确定首印量,然后根据市场的反映在确定后期的印量。(该问题由20周年纪念版责任编辑李亚梓回答)


  问:20周年纪念版在该书的封面设计、装祯制作内容的编排方面,和1988年版相比,分别有哪些继承和不同?有了哪些进一步的改进?


  答:这个从样书中可以看出。20周年纪念版改变了封面,原来是绿皮的。但是最主要的部分基本没有怎么变,比如说月亮这个意象就一直没有变过,而且穆斯林的代表建筑也没有变。在新版中我们将书的篇章目录放到了封面上,完全根据书的内容特点进行设计。


  另外,我们做20周年纪念本的同时,还做了一个珍藏版,不对外发行的,只是内部印了600本。现在设计采用了专门的美编,美编是十月文艺出版社长期合作的。(该问题由20周年纪念版责任编辑李亚梓回答)


  问:20周年纪念版是如何进行的宣传和市场营销?现在的宣传和发行与20年前的不同有哪些方面?在多媒体时代,是否有想过采取其他的宣传方式?


  答:这本书的销量本来就不错,一直是常销书,原来的版本卖得也不错,但我们觉得还是有点老了。所以,首先我们通过对这本书的封面重新进行设计,然后举办了霍老师与读者的见面会,请了一些评论家到场,同时还特别在社会上征集读者,设立一个信箱,因为很多读者都很喜欢这部作品,很喜欢霍老师。我当时就收到了大概五六十封信,表示希望能参加座谈会。因为规模不是很大,所以我们从中选了几个代表,其中有一个老人读《穆斯林的葬礼》作了十几万字的读书笔记;另外还有一个读者,可以背诵《穆斯林的葬礼》。另外,通过报纸等媒体我们也作了相关的宣传。这个版本从八月份到推出现在已经发行了四五万册。


  以前拍过《穆斯林的葬礼》电影,但是影响不是很大。现在我们也利用网络进行了一些常规的宣传;而且广播对于《穆斯林的葬礼》的宣传也对于发行期得到了比较大的作用。(该问题由20周年纪念版责任编辑李亚梓回答)


  问:海外版分别是哪些版本?版权贸易的大致过程是怎样的?


  答:据作者说,好像海外版本不少,英语、法语、日耳曼等都有。具体来说的,在版税这块,我接受以来没有出现过和作者份版税的情况,但是以前好像有过,好像是各一半吧。(该问题由社长韩敬群先生回答)


  问:从您个人的经验来看,您是如何作出一个具体的选题策划的?


  答:目前我也是在一个边做边学习的阶段,我觉得还是要多留心多注意。比如说跟随电影《色戒》的热映,我们就及时推出图书版的小说,这样《色戒》就卖得比较成功。


  另外,选题策划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平时的积累,做一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对一些优秀的例子多做积累。(该问题由20周年纪念版责任编辑李亚梓回答)

作者:祁玲玲 中国人民大学 


案例讨论

  1.结合本案例谈谈你对一本书得以再版所需具备的条件的认识。


  2.谈谈你对与作家与出版社之间关系的认识


  3.思考出版社之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4.思考集团化给出版社带来的影响。


案例分析

  (一)成功经验


  1.用内容的真诚打动读者


  从作者的创作过程来看,创作前期的准备时间远远多于真正的写作时间,作者几十年磨一剑,真正动笔之前,多次到各处实地考察、搜集各方面资料。正是因为充分的前期准备,使得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血肉丰满、时代背景以及宗教政治环境复杂真实,使得作品本身的艺术造诣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度。


  首先,从内容上讲,《穆斯林的葬礼》的优秀是毋庸置疑的,茅盾文学奖的获得是对它的最佳认可。小说全篇五十万字,却让很多读者拿起作品便不愿意放下,不吃不喝连续看十几个小时将作品读完,掩卷不免唏嘘感叹,每一个读者都会随着作品中主人公命运的变化而悲而喜,深深沉入作品难以自拔。


  第二,作品的叙事结构独特新颖。这一点是少有作品能够做到的,《穆斯林的葬礼》以“月”和“玉”为两条线索,将两代人之家的爱恨纠纷、时代烙印刻画得深入人心,揭示了两代人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并凸显了他们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作者将两条线索的编制把握得游刃有余。


  第三,作品内容的充实度得到完美的体现。作品中涉及到很多关于鉴玉和医学方面的知识,作者对于玉的了解之多让人惊叹,不管是对于玉的鉴赏、历史、雕塑、经营……作者犹如一个玉器专家一样将静止的玉道出了生命;关于主人公新月所得的一种罕见的心脏病,作者更是像一个医学家一样分析描述得详实而真切,让读者增长了很多医学知识。在读作品感受故事酣畅淋漓的同时,读者不得不感叹作者知识面之广之深,同时通过读作品还增加了很多文学领域之外的其他知识。


  内容为王!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这点要求更为明显。文学作品不同于其他类作品,任何一个人只有亲自读过之后才能鉴别其好坏。一部文学作品若不能靠其内容的过硬来打动一批读者,那它永远没有办法打动另外的读者,从而不可能成为经典,更不可能畅销常销。《穆斯林的葬礼》正是靠着自身内容的高质量来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常立于中国文坛,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棵不倒常青树。


  2.紧随时代步伐,及时“升级”


  前面已提到,自《穆斯林的葬礼》1988年出版以来,随着时间的发展变化,出版社一直在不停的对它进行“优化升级”。不同的版本之间保持一种创新而又承继的关系,在紧紧抓住原有读者的同时又开拓出一代代新生读者。让读者群随着中国代际的变化而承继有序,没有隔断。


  日本的瑞丽杂志的成功经中就有这么一条:让自己的产品随着读者的成长而成长,形成产品系列。《穆斯林的葬礼》的打磨与这条成功经验不谋而合,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读者的年龄变化,它从来没有停止过成长,它总会给读者细微的惊喜,用自己不断成长变化的面貌来跟随读者变化的脚步。


  一部好的作品,如果总是以一种面貌示人,在如今生活变化日新月异的今天,很容易让读者失去耐心与兴趣,给读者造成审美疲劳。这样造成的直接后果是降低并磨损了经典作品的经典度,失去了新一代的读者。《穆斯林的葬礼》随着时间的发展,不断以不同的面貌来满足读者的心理审美需求,在封面设计上,出版社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进行了多次改版和升级,让读者常常耳目一新,抓住原有读者的同时,又吸引了新一代读者。这也是《穆斯林的葬礼》这么多年来一直常销不衰的原因之一。


  3.合理处理好和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


  在目前出版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一个出版社要做得足够优秀,提升自身实力是一方面,合理处理好和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也尤其不可忽视,否则会给自身的长远发展造成不良的影响,使出版社之间的关系紧张,影响出版社在业内的生存环境,还会丧失很多资源与机遇。


  合理处理好竞争关系,不能够一味的退让与妥协,也不能只考虑自身的利益而弃其他出版社的利益而不顾。最好的方法是找准共同的利益所在,从长远利益出发,在不舍弃自身原则的基础上,和竞争对手做出最好的协议。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在关于《穆斯林的葬礼》的版权上,与人民文学出版社之间有了一次很良好的竞争合作关系。尽管版权是在十月文艺出版社,但考虑到与作者长远合作的可能,以及资源的重复利用可以带来的效益,考虑到《穆斯林的葬礼》对出版社的重要作用,考虑到与人民文学出版社之间长久以来的良好关系,十月文艺出版社在坚守自身原则的同时做出小的让步与妥协,使《穆斯林的葬礼》作为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被人民文学出版社限量出版,既维护了十月文艺出版社与兄弟出版社之间的情谊,也留住了作者,并进一步扩大了《穆斯林的葬礼》在读者心中的影响,从而促进了其后来的销售。


  4.和作者保持密切联系,成就“血亲作家”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非常重视出版社和作家之间关系的处理,社长韩敬群先生经常提到“血亲作家”的概念,凌力老师和霍达老师就是很好的例子。虽然20年来出版社的编辑换了很多,但是,出版社和作家之间的联系却一直未断,出版社和作者之间一直保持密切联系,和作者及时交流作品的发行情况以及读者反应,对作品进行及时更新,共同对作品进行宣传。作者和出版社之间不仅仅是一种合作关系,更是一种亲情关系。


  正是因为作者和出版社一条心,共同关注作品的成长与命运,才使得20年来《穆斯林的葬礼》版权一直留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而没有花落他家,使得作品能够在多重呵护中成长得越来越完美。同时,这种“血亲关系”也为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争取到了其他的出版资源,因为作者的信任,而将其他作品交由出版社的例子很常见。


  (二)需要改进的地方


  1.系列产品的开发


  虽然曾经有过电影版的《穆斯林的葬礼》,但由于年代久远,并没有造成很大的影响。在如今影视资源越来越丰富,并且拍摄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穆斯林的葬礼》没能再次出现在荧屏上,始终是一种遗憾。正如电影《色戒》带动了图书版《色戒》的热销一样,影视作品的开发,将很可能带动《穆斯林的葬礼》新一轮的热销高峰。


  虽然广播等形式已经采用过,并且对作品的销售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但是,在系列产品开发方面,还不太理想。如果影视资源方面能够取得突破,能够获得影视界的投资合作,那么必将迎来另一轮的欣喜。


  另外,在多媒体时代,网络版和广播、影视等多种形式可以并行不悖,电子书的开发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网络的传播速度与效果常常是惊人的,多利用网络形式来做宣传与推动,在一方面可以扩大作品的影响力,另一方面还可以扩大销售量。


  2.海外版本的重视


  到目前为止,虽然《穆斯林的葬礼》已经出过好几种海外版本,但并未引起出版社足够的重视,这方面的资源还有进一步开发的可能。而且在版权事务上,出版社方面可以引起更高的重视,可以主动和国外的出版社协商版权事宜,扩大销量的同时,也扩大中国文学在国外的影响力。


  在海外版本开发的过程中,需要注意文化差异的问题。在选择海外出版时,要选择文化差异不是特别大,而且能够接受作品的地区。《穆斯林的葬礼》内容涉及到穆斯林,而其他国家的穆斯林聚居区还隐藏着潜在的读者,可以进一步开发,但需要注意当地的经济水平,做好充分的前期市场调研。


  3.细分市场的深入挖掘


  根据出版社的统计数据来看,对《穆斯林的葬礼》反映最强烈的是十几岁、二十来岁的学生,尤其是女生,且这个特点从最初的出版延续至今都没有特别大的变化。既然已经找准了细分市场所在,就可以集中对该市场进行深入挖掘,推动销售。


  目前出版社在这方面做得还不够充分,高校市场的开发,成本不会太高,可以充分利用高校的学生社团、广播、讲座等形式进行公关宣传,可以将读者座谈会开在高校(尤其是女生居多的高校),吸引这部分具有很大购买可能的读者,如果能将这部分的市场做足做透,将会是很大的成功。


附录

   附件(一)茅盾文学奖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第一次设立的以个人名字命名的文学奖,是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文学奖项之一。茅盾文学奖是著名作家茅盾先生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的,在中国文坛的影响较大。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生前遗愿于1981年设立,当时决定由巴金担任评委会主任。此奖项的设立旨在推出和褒奖长篇小说作家和作品。当时规定每三年评选一次,参与首评而未获奖的作品,在下一届以至将来历届评选中仍可获奖。首届评选在1982年确定,评选范围限于1977年至1981年的长篇小说。


  茅盾文学奖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


  一、指导思想


  茅盾文学奖评选工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针,遵循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鼓励关注现实生活、体现时代精神,坚持导向性、权威性、公正性,推出具有深刻思想内容和丰厚审美意蕴的长篇小说作品。


  二、评选范围


  1、茅盾文学奖每四年评选一次。凡在评选年度内公开发表与出版,能体现长篇小说完整艺术构思与创作要求,字数13万以上的作品,均可参加评选。评选年度以前发表或出版的,经过时间考验的优秀之作,在得到评委会不少于半数委员的赞同后,亦可参评。


  2、多卷本长篇小说,一般应在全书完成后参加评选。


  3、鉴于评选工作所受的语言限制和各种具体困难,凡是用少数民族文字创作的长篇小说,要求以汉文的译本出版后参加评选。


  4、同一作者不宜连届获奖。


  三、评选标准


  1、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统一的原则,所选作品应有利于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有利于倡导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对于深刻反映现实生活,塑造社会主义新人形象,较好地体现时代精神和历史发展趋势的作品,尤应重点关注;要兼顾题材、主题、风格的多样化。


  2、要重视作品的艺术品位,鼓励在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借鉴外国优秀文化基础上的探索和创新,鼓励那些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具有艺术感染力的佳作。


  四、评选机构


  1、评选工作由“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承担。


  2、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委员聘请文学界有影响的作家、理论家、评论家和文学组织工作者出任,每一届评委会成员的组成应有更新,更新名额不少于评委总数的1/2。评委名单由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提名,报告主席团,报请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3、评奖委员会下设评奖办公室,处理评奖活动中的具体工作。


  4、评奖委员会组成后,须认真讨论评选标准,申明评奖纪律,统一思想,以确保评选工作的导向性、权威性与公正性。


  五、评奖程序


  1、参评作品征集。参评作品的征集工作由评奖办公室进行。经中国作协书记处批准后,向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作协、各行业文协、全国各有关出版单位和大型文艺杂志社发出作品征集通知,请他们在规定期限内向评奖办公室报送符合评选要求的参评作品。


  2、推荐备选作品。评奖办公室报请中国作协书记处批准,聘请熟悉长篇小说创作的若干评论家、作家和编辑家组成审读小组,对推荐作品在广泛阅读、讨论的基础上,进行筛选,提出适当数量的作品,作为提供给评委会审读备选的书目。经由三名以上评委联名提议,可在审读小组推荐的书目以外,增添备选书目。


  3、投票产生获奖作品。评委会在认真阅读全部备选书目的基础上,经充分的协商与讨论,可选择用记名投票方式或不记名投票方式产生获奖作品。投票方式由评委会以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择定。投票分两轮:第一轮投票,对候选篇目进行初步筛选;第二轮投票,决定获奖作品。作品获得不少于评委总数的2/3的票数,方可当选。


  4、获奖作品的数量。每一届评委会根据长篇小说创作的实际状况确定该届评选的获奖数量。一般情况下,获奖作品3-5部。为保持此项文学大奖的权威性,应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


  5、评奖揭晓。评选结果由中国作协统一发布。对获奖作品,颁发奖状(证书)、奖牌和奖金。对出版获奖作品的出版社、杂志社、责任编辑颁发奖状(证书)。颁奖方式由评委会讨论决定。


  六、评奖纪律


  1、为确保评奖的权威性与公正性,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要坚持评奖标准,逐步向评委名单公开、投票过程公开以及评委评语公开制度过渡。每一位评委或评委会集体要对获奖作品分别作出简短的评价,评奖揭晓时公之于众。


  2、杜绝行贿受贿等违法乱纪行为和人情请托等不正之风。评委会委员、审读小组成员以及评奖办公室工作人员,一律不得收受参评者的礼物,不得出席参评者的宴请,不得进行任何有可能影响评选结果的不正当交易。一旦发现此种行为,有关评委或评奖工作人员的资格将被取消,有关参评者的参评资格也将予以取消。


  3、实行回避制度。评委会成员和参与评奖工作的工作人员若有作品参评,或与参评作家作品有较为密切的关系(如系作品的责任编辑、参评作者的亲属等),应主动回避。


  七、评奖经费


  茅盾文学奖评选活动经费由国家拨款以及吸收社会赞助的方式解决。


  给付获奖作家的奖金从茅盾文学奖基金利息内支付,具体数额,由评委会确定。


  八、解释


  条例由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负责解释。将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予以完善。


  历届获奖作品


  第一届(1982年六部长篇小说)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周克芹


  《东方》魏巍


  《李自成》(第二卷)姚雪垠


  《将军吟》莫应丰


  《冬天里的春天》李国文


  《芙蓉镇》古华


  第二届(1985年三部长篇小说)


  《黄河东流去》(上下集)李准


  《沉重的翅膀》张洁


  《钟鼓楼》刘心武


  第三届(1988年五部长篇小说)


  《平凡的世界》路遥


  《少年天子》凌力


  《都市风流》孙力、余小惠


  《第二个太阳》刘白羽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


  (荣誉奖二部)


  《浴血罗霄》肖克


  《金瓯缺》徐兴业


  第四届(1989-1994年四部长篇小说)


  《战争与人》王火


  《白鹿原》(修订本)陈忠实


  《白门柳》(一二部)刘斯奋


  《骚动之秋》刘玉民


  第五届(2000年四部长篇小说)


  《抉择》张平


  《尘埃落定》阿来(藏)


  《长恨歌》王安忆


  《茶人三部曲》(1、2)王旭烽


  第六届(2005年五部长篇小说)


  《张居正》熊召政


  《无字》张洁


  《历史的天空》徐贵祥


  《英雄时代》柳建伟


  《东藏记》宗璞

 

  附件(二):霍达简介


  霍达,生于1945年11月,回族,北京人。中国电影编剧,著名作家。她的家庭是个珠玉世家,自幼喜爱文学,读书偏爱太史公的春秋笔法。成年后曾师从史学家马老先生探古寻源,尤攻秦史。六十年代曾就读于解放军艺术学院北京建筑工程学院,1966年大专毕业后,长期从事外文情报翻译工作,同时坚持业余写作,青年时代开始发表作品。


  1976年后任北京电视制片厂(现改名为北京电视艺术中心)编剧,开始从事专业文艺创作,同年为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副会长,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其作品数量较多,选材和样式也较广泛。1985年创作的小说《红尘》,获第四届(1985—1986)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94年改编为同名电影剧本,由古榕执导,影片受到评论界的好评。1992年创作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受到评论界重视,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北京市建国40周年征文文学优秀作品奖,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优秀文学奖,1993年改编为电影剧本《月落玉长河》,由谢铁骊执导,影片生动地描绘了人物形象,追求雄深博大的气势和冷峻深沉的艺术风格。另外,她创作的电影剧本有《公子扶苏》、《我为中猎人》等,儿童喜剧《我不是猎人》曾获全国优秀少年儿童读物奖,电视剧剧本《鹊桥仙》由中央电视台和江苏电视台联合摄制成电视剧,获1980年全国优秀电视剧三等奖,她创作的还有话剧剧本《秦皇父子》,报告文学《国殇》等作品受到广泛赞扬,现在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附件(三):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简介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成立于1983年,是以出版文学艺术类图书为主的专业出版社。主要出版现当代文学艺术作品、文艺理论专著、文学人物传记及古代优秀文艺作品。在已出版的600余种图书中,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少年天子》、《穆斯林的葬礼》荣获茅盾文学奖,《战争启示录》、《补天裂》获"五个一工程",《红瓦》获国家图书奖提名奖,《苍生》荣获大众文学特等奖。该社出版的精品图书还有:《中国现代作家传记丛书》(全14册)、《十月长篇小说创作精品系列》(全20册)、《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中国古典文学精华》(全6册)、《中国现代文学思潮史》(上下)、《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精选》(全8卷12册)、《欧文?斯通文集》(11卷13册)、《汤显祖全集》(全4册)、《百年人生自述》等丛书、套书,以及长篇小说《梦断关河》、《红处方》、《采桑子》、《感受四季》。另外,纪实文学《妈妈的心有多高》等,也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